氣候與環境管理

能源管理

2023 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第28 次締約方會議(COP28)首次進行全球減碳成效盤點,結果顯示全球減碳進展明顯落後,《巴黎協定》的執行績效無論在減緩或調適的成績單,都不及格,距離控制氣溫上升幅度在1.5° C 內的目標仍存在一定差距,企業與各國政府為此紛紛加強落實碳管理與減碳規範。
臺灣也於2023 年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並納入2050 年淨零排放目標,將氣候治理法制化,推動企業減排、減量對策,使企業必須將減碳行動正式納入營運行動的一環。潤弘為達成目標積極響應,亦努力將自身營運對環境之衝擊降到最低,將減碳與節能視為當前管理之重要課題。
為強化內部能源與溫室氣體管理,潤弘從「營運據點」及「低碳產品」兩大面向出發,配合國家淨零排放路徑與策略,開展各項策略及執行方案,由永續發展委員會研擬各項減碳執行計畫及永續低碳專案。
營運據點節能減碳策略
潤弘總部的主要能源使用為外購電力,因此潤弘從節電的角度出發,擬定能效提升、再生能源運用等之行動方案。其中,潤弘規劃2024 年起利用楊梅預鑄廠四周無遮蔽的優勢,在屋頂鋪設太陽能光電板,完工後除提供自用外,依法規或將躉售於台電或轉供母公司使用。

低碳產品節能減碳策略

營建工程長期依賴鋼筋及混凝土等高耗能建材,其中以混凝土總體用量大,混凝土材料中所包含的膠結材料占碳排放高達90%。潤弘以建築蘊含碳為主軸,透過低碳混凝土、綠色預鑄產製、低碳工法及綠色供應鏈等各項節能及減碳行動,全力配合政府節能減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
潤弘擬開發低碳預鑄混凝土,改變現行混凝土中的膠結材料配比,減少水泥用量,藉此降低水泥熟料燒成階段燃料與電力等能源耗用,預估每噸膠結材料可減少約57% 之碳排放量,成為降低建築蘊含碳最直接有效的路徑。此外,獨家的低碳工法,更融合潤弘智慧財產及「Know-How」的差異化技術,對降低建築蘊含碳、打造韌性建築、縮短工期減少環境衝擊及減少人力以因應少子化趨勢等方面具有明顯貢獻,請另詳見「3.1 低碳省力營建」章節說明。

能源使用情形 及節能措施成效

2023 年潤弘能源總消耗為28,533.954 GJ,主要消耗為外購電力之耗能,約佔整體能源消耗量73.59%,其次為提供機具用的燃料油,約佔總能源消耗13.52%,未來潤弘將持續追蹤各項能源之使用及趨勢,並省思節能方案。

溫室氣體管理

潤弘於2024 年首度依循ISO14064 1:2018 完成2023 年度之溫室氣體盤查作業,未來將逐年盤查潤弘之溫室氣體排放情形,並設定中長期減碳目標。潤弘2023 年全年度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39,648 公噸CO2e,類別一 直接排放占總量 1%,主要源於固定燃料燃燒源;類別二 能源間接排放占總量3%,主要源自營運據點之用電;潤弘碳排放密集度為0.09(CO2e/ 百萬營收);類別三~ 類別六排放占總量96%,源於類別四組織採購的貨物,包含鋼筋、水泥、爐石粉、砂石及混凝土等。未來將以2023 年碳排放盤查結果,擬定減碳方法與目標,並透過例行性碳盤查追蹤短、中、長期減碳目標之達成情況,為全球減碳盡一份心力。

產品碳足跡

潤弘以綠色預鑄產製為目標,將預鑄工廠綠化轉型,並於2023 年起投入產品碳足跡驗證,回應近年全球對於產品碳足跡的重視。潤弘依循ISO 14067 原則,檢討方法學架構,針對預鑄構建生命週期之原料、製造、使用、配送銷售、廢棄等各階段設定合理的計算方法學,並預計於2024 年中完成第一項產品查證,在蒐集及建立基準碳數據同時,釐清產品於生命週期階段的排放量,進而從製程痛點進行溫室氣體減量,並提升公司產品形象與市場做區隔。

溫室氣體減量措施成效

汰換燈具後,若以2023 年度全國電力排放係數為 0.494 kg-CO2e/ 度 計算,2023 年潤弘總部辦公大樓預估可減少3,000 kg-CO2e;楊梅預鑄廠未來每年可減少266,278 kg-CO2e。此外,楊梅工廠完成太陽能板建置後,提供約160 萬度電自用,每年可減少約790,400 kg-CO2e,未來依循ISO 14067 方法學計算預鑄產品碳足跡時,亦能有效追蹤單一產品在用電的碳足跡減量變化。潤弘規劃以2023年為基準年,預計透過節能與導入再生能源到2026 年減少89%之溫室氣體排放量;而材料部分則是透過減少損耗及研發低碳混凝土到2026 年減少27%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終將楊梅預鑄廠打造成綠色工廠。
規劃公司內部太陽能版建置外,潤弘在有限的營造資源下,更選擇將資源投入到再生能源及儲能相關專案。潤弘憑藉自有技術,幫助相關業主迅速完成廠區興建,加速推動台灣再生能源生產及儲能系統建置。2023 年,潤弘再生能源及儲能相關專案的積壓金額為新台幣10.54 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