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營建

低碳省力營建

依據2021 年國際能源署的報告顯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建築部門約占 38%,在建築全生命週期的溫室氣體排放包含「使用碳排」及「蘊含碳排」兩部分,日常使用階段的營運碳排(OC, Operational Carbon)排放量約占 28%,而於興建及更新拆除階段的蘊含碳排(EC, Embodied Carbon)排放量約占 10%。建築營建工程是潤弘的主要業務,在核心業務上開發、引進減碳或省力化技術為2023 年度公司研發主軸,以因應日益嚴峻的全球溫室氣體效應及營造缺工問題。
在減碳方面,潤弘從低碳建築工程(EC) 及低能耗建築(OC) 兩方面雙管齊下,透過調查及調整供應鏈、客戶、產品之碳足跡、碳量,以新材料、新設計、新工法、新設備及新技術,全方位整合,以期打造更低蘊含碳、更為節能環保的建築,從本業做起並擴及上下游供應鏈,在國家淨零路徑上貢獻一己之力。
台灣人口實質負成長,使營造缺工問題越來越嚴重,此乃潤弘追求企業永續經營必需嚴正以對並設法解決的課題。解決營造缺工,可從現有的知識領域中,發展省力化技術、引進或借鏡國內外同業作法,採機械化、自動化之工具或設備以降低作業人力需求,運動軟體、AI 技術以減少製圖、設計或工程師之人力需求,持續追求設計合理化、施工省力化、生產智慧化以及管理資訊化等,為少子化時代公司營運奠定基礎。

打造低碳建築

低碳工法項目
說明
預鑄工法

將原本於現地進行的絕大多數工作項目,移至工廠中進行,包括梁、柱、板等主要構件。 相較於傳統工地現場施作可大幅降低人力及施工時間成本,同時預鑄產品的完成度高,可減少鷹架支撐、打底粉光、鋼模重複使用,可大幅縮短工期、減少人力、廢棄物及降低碳排放。已使用於2023年度29個建案。

多螺箍筋工法

以一種推進裝置來使鋼筋成螺旋形之方法。多螺箍柱耐震性能優異,可取代傳統方型箍筋 可減少50%箍筋用量,提高柱60%的抗變形能力,減少現場70%的箍筋作業工時,有助於 減少碳排放量。已使用於2023年度21個建案。

鋁模板工法

鋁模板強度優於傳統木模板,除了可重複翻用數次外,更有不吸水可保持混凝土配比、金 屬表面平滑易脫模、不易燃、回收殘值高等正面特性,因此拆模後不需再施作泥作工項, 有節省施工人力、提升施工品質和減少碳排放量等優點。已使用於2023年度2個建案。

PCS工法

由鋼筋混凝土柱與鋼梁組合而成的構架系統,構架系統中之梁柱接頭採鋼骨鋼筋混凝土複 合接頭,相較於傳統SRC可減少柱鋼骨的用量,且大幅縮短結構體工期。已使用於2023年 度2個建案。

New RC工法

為高強度混凝土(設計強度為840 kgf/cm2)及高強度柱主筋(SD690螺紋鋼筋)組合 而成,與常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New RC柱尺寸及主筋數量得以縮減,有助於減少 結構體碳排放量。已使用於2023年度2個建案。

碳工法減碳量

碳工法減碳量
低碳與傳統工法碳排量比較
低碳工法
碳排放量
傳統工法
碳排放量
相較傳統工
法減碳量
相減碳
百分比
單位

預鑄
673.07

場鑄
710.88

37.8

5%

kgCO2e/每立方

多螺箍筋
620.81

方箍筋
669.26

48.4

7%

kgCO2e/每立方

鋁模板
382.10

木模板
1040.40

6.6

63%

kgCO2e/每百平方

PCS
669.26

SRC
1308.10

638.8

49%

kgCO2e/每立方

New RC
552.40

RC
669.26

37.8

5%

kgCO2e/每立方

低碳 工法
預鑄 673.07
傳統 工法
場鑄 710.88
低碳 工法
多螺箍筋 620.81
傳統 工法
方箍筋 669.26
低碳 工法
鋁模板 382.1
傳統 工法
木模板 1,040.40
低碳 工法
PCS 669.26
傳統 工法
SRC 1,308.10
低碳 工法
New RC 552.40
傳統 工法
RC 669.26
0 300 600 900 1500

淨零能建築

潤弘響應全球淨零行動及台灣2050 淨零排放政策,以自有技術研擬減碳對策,從提高建築設備能源效率、營造減碳技術及工法研發應用等方式,旨在減少建築和工程活動對環境的碳足跡,包括使用環保營建材料、提倡能源效率、推動再生能源應用,以及降低廢棄物產生,並積極協助客戶完成綠建築、低碳建築、智慧建築等規劃設計及營造施工。此外,潤弘也與工研院合作開發建築能耗分析軟體,讓建築物在設計規劃初期即可藉此工具,優化建築能耗,預期可降低5 至20% 之建築能耗。
STEP 01
建築基本設計方案研擬
基地環境分析
確認使用類組
建築量體規模
結構行為設計
構造型式選定
建築設備規格及數量初估
STEP 02
新建建築能效評估系統 (BERSn)
住宅能效評估系統 R-BERs(只適用於新建築住宅)
適用對象與功能:

六類十組新建建築之設計能效揭露

評估依據: 建築外殼節能設計效率EEV 空調系統設計效率EAC 照明節能設計效率EL

評估依據: 建築外殼節能設計效率EEV 八項固定設備系統設計效率
STEP 03
1. 建平面耗能分析 2. 排除免評分區域 3. 空調分區 全年空調 間歇空調 4. 各項權值計算與分級
STEP 04
設計方案確立
建築外殼立面型式及材料選定
建築設備規格及數量選定

設備節能減碳設計(建築能效OC)

節能減碳設計項目
說明
照片
公共區域節能照明
(二線式控制裝置)
全案照明均採 LED 節能燈具,公共區域如梯廳、停車位搭配紅外線感應自動啟閉,且可由控制室遠端操控關閉不必要之照明,節省用電。
節能型公共設備
公共區域空調採多聯變頻VRF
公共區域換氣採全熱交換器
全案衛生設備具省水標章
揚水泵浦及加壓泵浦具緩啟動及
變頻功能
電梯機房排風機搭配溫度偵測裝
置自動啟動運轉
停車場通風採時間與CO濃度控制
節能減碳設計項目
說明
照片
電動車+
規劃電動車專用車位並預留充電電源

全案電動車配置

電動汽車專用車位

電動機車充電主機

電動機車充電區

循環經濟:
租用室內空調及熱水器
住宅棟室內空調,採用分離式變頻空調機
住宅棟採用恆溫節能熱水器。

分離式變頻空調機

恆溫節能熱水器

綠建築與智慧建築

為減少建築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營建業透過不同的方式減少能源的消耗與碳足跡、追求建築和資源的有效利用與管理,同時關注建築的室內、外環境品質,來取得綠建築和智慧建築等標章,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從而實現對地球的永續發展。2023 年潤弘取得候選綠建築證書銀級1 件與銅級2 件以及候選智慧建築銅級與合格級各1 件;未來預計取得永續認證標章建案共24 件,綠建築黃金級2 件、候選綠建築黃金級與銀級分別為9 件與6 件,智慧建築鑽石級、銀級與銅級各1 件,LEED 白金級、黃金級與合格級分別為1 件、2 件、1 件。
潤弘已於2024 上半年完成ISO14064-1 組織型盤查,2023 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39,689 公噸CO2e,並預計於2024 年中完成ISO14067 預鑄構件碳足跡第一項產品查證,相關資訊請詳見「4.1 氣候與環境管理」章節,這些碳數據將作為潤弘碳數據治理的基礎,未來公司將逐步建構更完整的碳數據資料庫,擬定碳治理方針,進行低碳工法申請與認證,建構及修訂建築碳評估模式,從建物的生命週期分析,確保最小化碳排放、打造韌性建築,以面對日趨嚴峻的極端氣候挑戰。
永續標章 級別 2023年 未來年度預計取得

綠建築黃金級中壢一號三元能源 潤泰央北

候選綠建築黃金級三元能源
潤泰央北
潤泰信義
潤泰峰左岸
南港玉成段
潤泰左岸生活
MS-TPE03
松江路都更案
光寶二期
全球人壽總部
南海段
銀級普生竹創案
三重捷六
潤泰大安富陽
青田618
M專案TCP2
榮總宿舍
三重捷六
南港之星
 
銅級RDE
華騰
   

智慧建築鑽石級 南港玉成段  
銀級 青田618  
銅級    

候選智慧建築鑽石級南港玉成段   
銅級RDE   
合格級萬華社宅   

LEED白金級 光寶二期  
黃金級 

三元能源

M專案TCP2

  
銅級 華騰  

持續創新研發

潤弘營運活動涵蓋營建工程中之規劃、設計、施工及維運等範疇,如營建工法、預鑄製造、設計、材料、機電等都是研發改善的標的,從建築生命週期角度出發,主要目標為降低建築蘊含碳,技術發展以預鑄為核心,針對主要的業務市場如住宅、辦公大樓、廠房等開發相應的專利技術,其中較具特色的有預鑄積層工法、預鑄格子版工法及預鑄隔震層工法等,經年累月下來這些技術已逐漸成為本公司業務爭取訂單的差異化利器。截至2023 年底潤弘共取得全球19 國745 件專利,其中有257 件專利(含申請中專利)與ESG 息息相關(參考下表)。
低碳類別件數統計
永續標章 級別
低碳工法 預鑄、多螺箍、鋁模板、New RC、PCS等低碳工法,可降低工程中的蘊含碳量。
節能系統 潤弘從2007年起,取得建築空調節能專利,包含熱交換節能基樁、加熱爐 熱回收裝置、家電廢熱回收裝置、冰箱熱回收系統及住宅熱平衡系統等,這 些專利為建築節能之整合設計,將建築空間室內因家電設備產生之餘熱回收 利用,以減少電力之使用;利用地下恆溫之特性,調節室內之溫度,達到冬 暖夏涼的效果;適時引進室外冷熱空氣,調節室內之溫度,減少空調用電; 也可減少建築能源使用密度,其中部分觀念與構想已融入建築空調設計中, 部分具潛力的技術仍持續發展,相信可對未來淨零建築產生貢獻。
綠能發電 潤弘在潮流發電與風電基礎構造方面共有11件專利,其中潮流發電是利用葉 扇將海下洋流動能轉為電力,共有專利3件;風電專利為離岸風電之混凝土 浮動載台構造,共計8件,以混凝土浮動載台取代水下基樁構造,較為經濟 環保,且相較於鋼構造更能抵抗海水之侵蝕,適用於下一階段遠域之離岸風 電建置。
建築能耗軟體 可於建築設計初期快速分析評估建物用電密度,優化建築耗能。
降噪 降噪專利如隔音棚可大降低工地對鄰房環境產生的衝擊…
在永續經營的路上,潤弘持續不斷創新研發突破現狀,善用資訊科技,且擁有優秀的人才及靈活彈性的研發組織,研發能量強大,在這些基礎上較同業具有更好條件從原料、設計、製造及施工各方面減少建築蘊含碳,順利拉大與競爭者的差距,因不斷的創新,達到降低環境衝擊、效用與效率的提升及成本的降低等利處,開創的營建新指標,未來的研究發展方向也隨時保持調整彈性,以建築物全生命週期永續的角度出發,除盤點既有技術的減碳成果外,也持續開發務實合理的低碳工程技術。